2016-09-12 14:03:32 公务员考试网 //tj.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天津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考点(48):下文推断 解析,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595024880 ,更多资讯请关注天津华图微信公众号(tjhuatu),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22-27307496,图小乔微信号:16602676507
★预约可领取2022年国考白皮书★
时间进入夏季,有心的小伙伴会发现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国考的的热度也逐渐上升,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迎来了最热备考季。华图小编也跟随大家的脚步,为大家带来最热备考集。另外,大家可以关注华图教育天津分校微博,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小编在那里等你。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天津华图。
目标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表达--下文推断
1、正确答案是 C
【来源】
2012年广东《行测》2013
【解析】
下文推断题,考察考生对文段行文逻辑的推测能力。由于下文是紧接着上文来展开的,所以下文推断题重点关注上文的后半部分,甚至是最后一句。文段后半部分提出一个问题,即现在农村务农的农民素质在下降,文段既然提出一个问题,那么后文应该是解决问题。只有C是解决问题
【纠错】
A、B、D的错误相同,文段揭示的问题是务农农民素质下降,因此只有是农民的素质上升才能解决问题,A、B、D都是错误的解决方法,不能直接解决问题
2、正确答案是 D
【来源】
2008年安徽《行测》2008
【解析】
根据文段的最后一句"下面的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提高应试能力,增加成功可能性"可知接下来要谈的是"应试回答的注意要点",正确答案为D项
【纠错】
文段已经提到面试对考生而言是有压力的,为了帮助考生取得成功,就不可能单独谈论面试的形式、失败的原因和各种问题,所以A、B、C三项错误
3、正确答案是 D
【来源】
2014年新疆区考《行测》2014
【解析】
文段主要叙述苏州园林,根据主体一致原则,排除B、C。而根据文意,文段中讲的是苏州园林与各地园林之间的关系,根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仍然会围绕这个关系论述。故选D。
4、正确答案是 D
【来源】
2009年河南《行测》2009
【解析】
文段的主题是"性格内向",首先判定性格内向是一种个性特征。三个分句"与……不同"、"与……无关"、"也不是"均否定了既有的关于性格内向是什么的描述,接下来就应该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性格内向的个性特征究竟是什么?因此D项合适
【纠错】
A项"性格外向"与题目主题词不符,故排除。B项与题目中"也不是你能改变的"相矛盾,故排除。C项"危害"题目中并未涉及
5、正确答案是 A
【来源】
2013年国家《行测》2013
【解析】
文段首先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引出要说的内容:现实生活中撒谎也可以通过精密仪器来测试。接着进一步引出美国科学家研发的新型测谎仪。很显然,接下来文段应该介绍这种新型测谎仪如何识别撒谎。所以本题选择A项
6、正确答案是 A
【来源】
2013年广东《行测》2013
【解析】
语句衔接题,一般要看材料末尾的话题。这段材料末尾的话题是"那些特殊性的杰出人才则很难被选拔出来,甚至会被当作"不合格产品"加以淘汰",所 以,文段需要一个对上述"特殊人才"如何选择总结性的结论。选项B只是强调领导大胆启用、呵护,没有衔接上文中的如何选择,应该排除。选项C突出了新的选 择方法的应运而生,而对这些特殊人才该何去何从并无下文,也要排除。选项D也是方法和途径的变化,不是文段对特殊人才处理的结论或结果,也无法衔接上文。 所以,本题答案只有选择A,"他们"承接上文的"特殊人才",领导的独特选人视角是特殊人才被识别、被重视的契机和可能,与上文衔接紧密。
所以本题答案为A。
7、正确答案是 D
【来源】
2014年山东《行测》2014
【解析】
此题属于结语推断题,解题思路为浏览文段选择与文段最后一句话最大相关性的选项,文段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结构,根据提问是问将二氧化碳与气候变暖的关系。最后落脚点为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关系。更具话题一致选择D。
8、正确答案是 B
【来源】
2014年山西省政法干警《行测》(专本硕通用)2014
【解析】
题为语句衔接题。横线在文段的最后,横线前面一句话和横线部分有很重要的衔接关系,所以重点分析横线前面一句话,即"人工甜味剂会带来健康隐患",所以横线部分围绕着健康隐患来说,则符合的选项是B
9、正确答案是 D
【来源】
山东2016
【解析】
文段开头论述以往对国人不文明出游的的原因和对策,接着通过转折词"但"指出我们忽视的事实,重点看文段尾句,指出多数游客的不文明出游现象是因为文明旅游方面的宣传提醒不到位,因此文段接下来应对问题进行解决,即应加强培养国人文明旅游意识的宣传教育,对应D项。A项"误解"无中生有,排除。B项"国民素质"并非尾句强调内容,排除。C项,尾句并非强调"谴责和重罚"的弊端,排除。因此D项当选。
10、正确答案是 C
【来源】
2013年17省市联考(安徽/重庆/福建/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海南/黑龙江/江西/辽宁/宁夏/内蒙古/四川/山西/云南/西藏)《行测》2013
【解析】
原文第一句话"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是文段的基调,从"不可能"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是接受不完美这个事实,B项逻辑不通,不完美转化为完美,那么人生就是尽善尽美了,与第一句话矛盾。A项将不对称视为缺憾,也不符合第一句话的观点。D项在原文已体现,故排除。C项符合原文逻辑,不对称是事实,但不一定就是丑或缺憾,也能产生和谐与平衡的美感。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关注天津华图-小图个人微信号:15620163357;天津华图教育新浪微博:华图教育天津分校,及时了解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
-----相关阅读-----
天津华图微信客服
天津华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