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2 17:08:06 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tj.huatu.com/jszg/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天津华图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天津教师资格证知识点:婴幼儿发展概述,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图小乔:16602676507(微信同号),更多资讯请关注天津华图微信公众号(tjhuatu)。
婴幼儿发展概述
一、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一)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首先,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
其次,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以思维为例,童年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不易理解;少年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能进行理论逻辑推断。阶段性还表现为各个阶段是互相衔接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又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
(二)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
(三)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可变性是指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可能不一样。
(四)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遗传素质不同,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可能因人而异,表现出个别差异性。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四个概念
1.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概念,指主体现有的心理水平与其将要达到的心理水平之间的差距。对幼儿来说,就是指幼儿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最近发展区是幼儿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时刻都在变化,而变化又因人而异。
2.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
3.敏感期
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其与关键期的不同在于,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学习或形成某种知识或能力,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4.转折期或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因此,也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
三、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以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与基础,它制约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
(1)遗传素质
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一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代,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婴幼儿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2.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它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程度与方向,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其中,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导作用。
3.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制约。
(1)遗传决定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与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早已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代表人物 | 理论 | 名言/实验 |
高尔顿 | 遗传定律/优生学 | — |
霍尔 | 复演说 |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
格赛尔 | 成熟势力说 | 双生子爬梯实验 |
(2)环境决定论
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
代表人物 | 理论 | 名言/实验 |
华生 |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 |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富豪,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或盗贼”。 |
斯金纳 | 程序教学理论 | 通过“操作”和“强化”任意塑造人的行为。 |
(3)二因素论
到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注意到遗传与环境都是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并提出了各种折中的观点,同时开始研究分析各自的作用,“各起多少作用”,史称“二因素论”。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若遗传设为长,环境为宽,那么发展就等于二者构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则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性质和外界环境相加的“辐合”或“回合”。二因素论把遗传和环境看做以共享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做两种互相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两者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因而只能是以上两观点的简单而机械的拼凑。
(4)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二)主观因素
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是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三)主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既要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儿童心理成熟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主客观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循环。
【真题示例】
1.【单选】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1.【答案】B
【解析】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互统一的。故本题选B。
2.【单选】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 )规律的解释。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答案】D
【解析】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所以又称为“年龄阶段”。故本题选D。
3.【单选】儿童的思维总是从动作思维开始,然后发展形象思维,最后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
A.层次性 B.不可逆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3.【答案】B
【解析】童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以思维发展为例,发展的定向性决定着儿童的思维总是从动作思维开始,然后发展形象思维,最后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故本题选B。
天津华图微信客服
天津华图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没有了
天津华图教育官方微信
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与大直沽八号路交叉口万达中心31层
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客服热线:022-27307496/022-24666550、13102121621
网站://tj.huatu.com/
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与大直沽八号路交叉口万达中心31层
客服热线:022-27307496/022-24666550、13102121621
网站:https://tj.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