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退出
4006-01-9999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笔试阶段 > 笔试备考

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让绿色成为乡村底色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谋划部署“千万工程”。当时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乘着政策东风,矿山关停、村道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雨污分流、村庄绿化……一项项工作渐次铺开,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生态美了,村民笑了,年轻人也回来了。由此我们得到宝贵经验:我们要让绿色成为美丽乡村的底色。【批注1】立意:我们要让绿色成为美丽乡村的底色。扫一扫咨询24年国考从“待不住”到“舒心住”,得益于蓝天碧水擦亮的生态底色。【批注2】分论点1:从“待不住”到“舒心住”,得益于蓝天碧水擦亮的生态底色。古人言,“天之所覆者虽无所不至,而地之所容者则有限焉”。【批注3】引用名言。过去的教训深刻说明: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全球变暖、沙尘暴、海啸等。【批注4】反面论证。重视生态,就能获得大自然的馈赠。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潺潺溪流映青山,精致小墅美家园”,海南五指山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空气质量主要指标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优水平,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这样的村民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安全、卫生、健康,为美好生活夯实了基础。【批注5】正面举例论证。从“走出去”到“雁归来”,归功于绿水青山提升的幸福成色。【批注6】分论点2:从“走出去”到“雁归来”,归功于绿水青山提升的幸福成色。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推动绿色发展,归根结底要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当地人一度“靠山吃山”,开矿炸山,村里炮声不绝于耳。口袋是富了,可环境毁了。“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垃圾池臭味熏天,村里养不了人,也留不住人,一批批年轻人只好外出闯荡。没了人气,村子由盛转衰。村民们意识到,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批注7】反面论证。前几年,听说家乡环境好了,许多年轻人动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利用起来家乡的好山好水。曾经的化工厂摇身变为国漫主题咖啡厅,吸引了各地前来的年轻人;“空心村”成为“民宿村”,高峰时一房难求;音乐节、点茶体验等文化活动把村庄名片越擦越亮……事实证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批注8】正面举例论证。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到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千万工程”凝聚起造就万千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开启了一场持续20年的美丽接力。漫步浙江乡村,只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成为现实。让绿色成为美丽乡村的底色,广袤农村一定会更加宜居宜业,群众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批注9】回扣主题。(文章来源:《人民日报》,稍作改动)材料小结1.核心内容:重视生态,就能获得大自然的馈赠。推动绿色发展,归根结底要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2.理论总结: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推动绿色发展,归根结底要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群众支持的内生动力,是村居环境改变和产业发展转型带来的获得感;群众支持的有利条件,则是基层治理创新。2024年公务员考试图书推荐2024版公务员行测+申论5100题2024版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真题2024版公务员模块宝典2024年公务员考试推荐课程>>>2024年国/省考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plus版>>>2024年国/省公务员笔试《悦享班》>>>【国省联报】2024年国考+省考公务员笔试《悦享班》

职位数据

学历可报职位分布

更多

招录人数最多的职位

更多
推荐课程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B(枣庄)-走读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B(枣庄)-走读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A(枣庄)-住宿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A(枣庄)-住宿

红领决胜A笔试全程营(枣庄)-走读

红领决胜A笔试全程营(枣庄)-走读

免责声明:华图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登录
验证码

*新用户登录即视为注册,账号和初始密码均为手机号,可用于登录华图旗下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