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退出
4006-01-9999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笔试阶段 > 笔试备考

2022国考行测备考干货:小代词,大用处

在讲代词的作用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代词。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我们这里指的主要是①人称代词:你、我、她、他们②指示代词:这、这儿、这里(近指)、那、那儿、那里(远指)等。那在文段当中,代词一般指代前文内容,通常具有总结的作用,可能引出重点。代词引导的句子为重点句,需满足以下条件,否则就属于解释说明的句子。条件一:代词“这”引出的是尾句,且指代前文所有内容或重点内容条件二:代词“这”位于中间,之后的句子对该句子进行解释说明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两道真题,利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快速找到重点。【例1】王国维所讲的“二重证据法”,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两者互相印证。这是以他本人多年研究实践的丰硕成果为基础的,自然也难免受到他那个年代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在《古史新证》讲义中列举“纸上之材料”,从《尚书》、《诗》、《易》,一直到先秦诸子和《史记》,差不多包括了所有有关的传世典籍,而“地下之材料仅有二种”,即甲骨文字与商周金文。王国维当年只能提到这两者,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现代考古学仍处于发轫阶段,到后来李济先生论“古史重建”时,就将田野考古放到突出的位置了。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王国维“二重证据法”:A.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基础B.所运用的核心材料C.在当时受到的局限D.与李济“古史重建”的区别【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话题,即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之后通过“这”引出作者对王国维方法的评价,论述他的方法受到当年历史条件的限制。接下来通过列举王国维的具体文献,详细阐述“二重证据法”的局限所在。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点句为文段第二句,强调“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受到那个年代历史条件的限制”。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拓展】A项:“形成的历史条件”在文段中并未提及。B项和D项:“所运用的核心材料”和“与李济‘古史重建’的区别”对应文段解释说明部分,非文段重点。【例2】中国的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原因在于其三大高能绝技。一是看得远。作为目前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在理论上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二是很灵活。FAST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4450个反射单元,在射电电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径瞬时抛物面,极大提升观测效率。三是高精度。FAST射电望远镜500米的结构,处处都是毫米级的精度要求;用来编织索网的7000多根手臂般粗细的钢缆,每一根的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一毫米以内;最终的500米口径的天线精度是3个毫米,每一块小面板的制造精度是1.5个毫米。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A.海内外热烈关注中国的FASTB.走近中国FAST走进宇宙深处C.中国的FAST有三大过人之处D.一起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问题“中国的FAST为何引起海内外关注”,接着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看得远”“很灵活”“高精度”。最后通过“这一切”进行总结。文段为“分—总”结构,主旨句为“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主要强调FAST对我们认识宇宙的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走近FAST”对应文段对FAST“三大高能绝技”的介绍,“走进宇宙深处”对应“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因此,选择B选项。【拓展】A项:对应首句提出的问题,偏离文段重点。C项:没有体现出FAST对于探索宇宙的作用。D项:偏离文段主体“FAST”。这道题我们用到了举例论证这个方法,一些文段结构清晰我们可以直接定位主旨句后选出正确答案,也有一些题晦涩难懂,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以上方法帮助找到答案或排除一些错误选项。希望以上方法可以给大家冲刺提供一些帮助。

职位数据

学历可报职位分布

更多

招录人数最多的职位

更多
推荐课程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B(枣庄)-走读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B(枣庄)-走读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A(枣庄)-住宿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A(枣庄)-住宿

红领决胜A笔试全程营(枣庄)-走读

红领决胜A笔试全程营(枣庄)-走读

免责声明:华图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登录
验证码

*新用户登录即视为注册,账号和初始密码均为手机号,可用于登录华图旗下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