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5 14:47:05 公务员考试网 //tj.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天津华图天津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19天津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两种国际贸易的经济学解释,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天津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85610318,更多资讯请关注天津华图微信公众号(tjhuatu),天津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22-27307496,图小乔微信号:16602676507
★预约可领取2022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白皮书★
经济学常识是省考或者国考的行测常识部分不可或缺的内容。宏观经济常识又是经济学常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包括了四个部分,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国际收支平衡包括了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说到进出口贸易,或者说国际贸易,就会产生一个基本问题,即国际贸易这种经济行为是怎样产生的?
国际贸易的经济学解释需要学员掌握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的解释方法。一个是绝对优势理论,一个是比较优势理论。两个理论的差异,体现了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经济学家对于国际贸易产生的不同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绝对优势理论,它是早期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代表人物是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斯密,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他著名《国富论》,开辟了近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先河,斯密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鼻祖,最著名的理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深入人心。那么斯密对于国际贸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又是怎样的呢?他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成本太高,购买别国产品反而便宜;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的国家先进,或者说具有绝对优势,因为该国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使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别国,因此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其实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比如说中国在古代最擅长的就是生产茶叶、瓷器和丝绸,在欧洲缺乏这样商品生产的技术,于是欧洲向中国大量的进口茶叶、瓷器和丝绸。同时,中国在武器制造这个方面,是处于一个绝对的劣势的,那么在明末清初时期,中国向西欧国家,进口了一部分的军火武器。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水平,两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具有技术上的绝对的优势,于是国际贸易就产生了,它是一个互通有无的过程。
第二种对国际贸易产生的经济学时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产生于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之后的100年间,那么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是由谁提出来的呢?他就是英国的另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李嘉图,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见解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李嘉图在国际贸易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这里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说的是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转而强调了,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李嘉图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首先有一个前提假设就是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干一件事儿就不能干另一件事,这是机会成本的问题,我们人类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做了一件事情,那么另一件事情,我们在同一个时间就做不了。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李嘉图提出如果在美国生产1000万枚玫瑰的机会成本是10万台电脑(注意他的标准是机会成本,是10万台电脑),而同时在南美洲一个国家,生产1000万支玫瑰的机会成本是3万台电脑,这样在生产玫瑰这个问题上。南美洲的这个国家就具有比较优势,因为它有着更少的机会成本,反过来讲,在生产电脑这个问题上,美国具有比较优势,因为生产电脑的机会成本美国要更小一些。这样,美国负责生产电脑,南美国家生产玫瑰,然后美国进口玫瑰,南美国家进口电脑,这对双方国家都是有利的。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的是成本和技术方面的绝对差别,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的是机会成本的差别,那么两种不同的差别,或者说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最后都指向“国际贸易是必要的”这样一个共同的结论。
以上就是两个最基础的对于国际贸易产生的解释。由于时间关系等条件限制,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在所难免,希望有关专家、领导、学员批评指正。
天津华图微信客服
天津华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