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2-27307496 18920759139 天津分校
【导读】“城市精神”同质化 折射“城市精神”匮乏

  城市精神标语市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从这个侧面有时可以反映出城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对此展开了论述。

 

  2011年,全国27个省市推出了城市精神标语。在这些标语中,“创新”出现11次,“开放”出现10次,“和谐”出现9次,“诚信”出现7次。“包容”和“爱国”分别出现5次和3次。东部沿海城市多以“海纳百川”来体现包容;西部地区更倾向用 “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等语词。另外,在字数上,选用八个字长度的超过了四成。

  (据2月5日《法制晚报》)

 

  有哲人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同样,一座城市也需要属于自己的精神。城市精神,就是一座城市的思想灵魂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展现,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灵魂支柱和动力源泉作用。从这个角度说,各地开展城市精神征集活动,推出城市精神,对凝心聚力,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

 

  然而,27个省市“城市精神”的宣示中,却有多个词语高频率重复出现,高的甚至超过十次,而且多数城市精神标语习惯于四词八字、两成语八字、四成语十六字模式,无疑使这些城市的城市精神的表达失之于空洞泛化,显示出同质化和标语化倾向。其实质上,折射的是城市文化精神的匮乏,表现了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粗放无个性,这是无益于城市发展的。

 

  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每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都各不相同。城市精神,应当是各个城市所特有的、不可复制的,它是一座城市个性、特色的彰显,具有不可替代性。同质化的城市精神,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大环境发展需要,但是在本质上已经背离了城市精神的灵魂和内涵,消磨了城市间的文化差异和特色差异,看不出一座城市自身的个性和特色,显示不了城市本来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民精神价值,因此也很难代表一座城市的真实面貌。最可笑的是,在一些城市,制作城市精神标语的最终入选者,居然是一个从未到过这座城市、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缺乏真实感受的外地人;其所以入选,只是提供的城市精神标语大气、合乎领导口味和大环境。

 

  城市精神应当是一座城市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集中体现,是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共同凝聚、提炼的理智、情感与梦想,代表了当地人的性格特点。它当然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但基本内涵应该不变。而目前各地推选出来的城市精神显然并非如此,不但很少有市民广泛参与投票认可,甚至连对本地历史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度也很不够,参与的只是主要领导和个别被领导看中的专家学者以及极少数市民代表。这样一个过程,说白了,就是对城市精神命下名,打下广告,宣传一下而已,徒具形式。

 

  笔者认为,各地推出城市精神没有错,开展城市精神征集也没有错,但是,关键是要在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具有个性和本地特色的内涵,并且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同身受。只有这样的城市精神,才是真正的城市精神,才是市民认同的城市精神。而那些同质化、标语化城市精神的征集和推出,以及通过宣传方式让市民死记硬背的工作方法,其结果不仅耗费大量纳税人钱财,而且得不到市民的认可,起不到任何推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积极作用,这样的“城市精神”,不要也罢。 

 

 

推荐阅读

2012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就业问题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流动人口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保障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人口管理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天津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天津华图首页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主页 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张可书)

    经典图书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天津市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