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2-27307496 18920759139 天津分校
【导读】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与经验

  20世纪80年代前,新加坡医疗服务主要由公营机构提供,经费来自一般的税项收入。市民可享有免费医疗服务,或只须支付象征性的费用。新加坡在80年代推行了两项重大改革,目的是使支付医疗费用的财政重担由政府转移到个人、雇主及政府医院。改革后新加坡医疗保健筹资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保障健康人人有责”,强调个人责任,加上政府津贴,使人人负担得起保健服务;通过共同付费原则分摊责任,不搞 “免费”医疗服务;病人如果需要高水平的服务,个人就得支付更高的费用。改革后,新加坡政府成功地将医疗费用转为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在医疗融资安排上,个人承担的比重最大。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个人审慎使用医疗服务,以免支付过高的费用。政府亦推行各种措施,提醒公众要保持健康,避免不必要地使用医疗服务。自2003年9月起,为帮助患者更好地选择就诊医院,新加坡卫生部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几大公共医院和私人医院对70种常见疾病的治疗费用比较。这一措施不仅使医院账单完全透明化,而且也确保各医院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几点启示

  1.构建多层次、广范围的医疗保障体系。所谓多层次意味着医疗保障制度,既有强制性的,也有半强制性的,更有完全自愿的。所谓广范围意味着绝大多数公民都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

 

  2.明确政府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全国医疗保健支出中,新加坡政府补助占到了25%,这一比重在发达国家中是很低的,个人负担比重高达50%,员工福利占25%。新加坡政府开支总额中,用于医疗开支的款项不超过10%。从新加坡政府所实施的医疗津贴政策来看,政府的行为无疑是“劫富济贫”的。对住院病人,3—4床位病房政府补助为20%,6床位病房为65%,6床位以上病房补助80%。对综合门诊服务,成人补助50%,儿童和乐龄人士为75%。政府的角色只是作出最终的承担,向贫困的人群提供免费或大量资助的医疗服务。

 

  3.建立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保健筹资机制。自1960年起,新加坡的医疗开支总额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在3%~4%之间,新加坡是在发达国家中比重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新加坡政府致力于为人民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但又不以福利惰民,鼓励公众勤勉谋生。由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新加坡位列191个成员国中的第6名。

 

  4.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水平。新加坡政府在1991年成立了一个部长委员会,负责检讨政府在控制医疗成本及资助额长远增长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政府认为,市场机制不能将医疗费用控制于低位,因此政府在控制医疗服务的供应及价格方面必须扮演积极的角色。新加坡政府对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都作出干预,有一套控制整体的医疗开支的政策。新加坡政府控制各间医院的病床数目以及各级病床的分配,亦管制引进新科技及各专科部门的发展。1993年新加坡政府根据委员会的建议,发表一份题为“国民负担得来的医疗护理”的白皮,阐述政府的医疗理念以及控制医疗成本的措施,使所有国民均能负担基本的医疗费用。

 

  5.搭建各类机构兼容的医疗保障平台。比如,新加坡倡导提供医疗服务的“3P单位”,即私营机构(Private)、政府公共(Public)和民间团体(People),共同承担。在社区医疗护理方面,80%医疗是由私人家庭医生承担,其余20%由隶属政府的两大公共医疗机构——国立健保集团和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所属的综合诊疗所承担。而在相对复杂的医疗服务中,80%由政府的综合医院和专科中心负责,其余20%由私营机构负责。对于需要长期持续护理的医疗服务,约70% 由民间单位提供,另外30% 由私营单位提供。这种多元化的医疗保障平台建设,合理地配置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化地满足了民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推荐阅读

天津公务员面试备考专题|技巧|真题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社会管理体制转变

2012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温总理讲话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网络求助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天津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天津华图首页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主页 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张可书)

经典图书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天津市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